关注老龄患者开胸换门风险大9

时间:2016-11-2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近日,西安交大一附院心内科为一名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成功实施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标志着这项治疗心血管疾病国际上最领先的尖端技术在一附院正式启动。

老龄患者开胸换“门”风险大90分钟手术导管植入心脏瓣膜

刘老伯在3年前开始出现活动后晕厥,眼前发黑,伴有胸闷气短,家人十分担心,医院确诊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此后症状迅速加重,甚至出现心力衰竭,几乎不能平地行走,日常活动都气喘吁吁。由于年龄大,开胸手术风险极高,药物治疗效果差,医院都对此无能为力,为此,多方打听来到了此方向特长的一附院心内科韩克医生门诊。

“主动脉狭窄疾病早期由于心脏的代偿可以没有很多症状,一旦出现症状,患者情况将急转直下,2年内死亡率超过50%,并且这种疾病在临床上往往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手术换瓣治疗。”韩克医生说,因刘老伯年龄偏大,体质较弱,若采取心胸外科手术治疗方案会有较大的风险。为此,只能选择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一附院心血管内科团队高度重视,袁祖贻、牟建军、王东琦、孙超峰、郭宁、白玲、崔长琮、王燕妮、兰燕平等教授多次查看患者状况并全科讨论,一致同意TAVR治疗方案:先用药物控制症状,等患者机体状态调整为最佳时行TAVR手术,郭宁、韩克医生为患者制定了详细的治疗计划。全院通力协作,影像科张蕴医生对患者主动脉CTA进行详细评估。8月7日一大早,袁祖贻副院长、牟建军主任即来到心脏导管室组织安排,介入治疗室与手术部进行了充分的器械准备与支持。11时袁祖贻、郭宁、韩克等医生经过90分钟的手术,经股动脉穿刺,采用介入方法成功将一枚人工心脏瓣膜置入,代替病变瓣膜开始工作,各项指标检测完美,心脏功能恢复正常。术中心超室王顺、张涛医生对心脏进行全程食道心脏超声评估,麻醉科王强、关正医生负责麻醉,心外科王海晨、闫炀、李勇新医生程协助,心外ICU师桃医生对患者进行了悉心的麻醉恢复。

心脏瓣膜病随人口老龄化增多陕西人也能做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

进行不开胸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手术,即通过股动脉穿刺的途径,用介入的方法成功地将人工瓣膜快速准确地释放在“心门”的合适位置,替代原来狭窄的自体瓣膜,解除“心门”的梗阻,恢复心脏的活力。

“心脏瓣膜病一般是由于老年退行性病变、风湿等原因引起,”韩克医生介绍称,随着人口老龄化,由于高龄而出现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的情况在不断增多。

“一直以来,治疗心脏瓣膜病的最有效方法就是通过开胸手术进行心脏瓣膜置换,”袁祖贻教授进一步解释道,30%的患者由于合并其他系统疾病、体质虚弱或残疾,并不适宜接受常规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

据了解,年,丹麦医生完成了第一例经皮主动脉置换术动物实验,年法国医生首次在人体进行了这项手术。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有超过5万人接受了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治疗,手术成功率约为90%。

牟建军主任介绍,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日渐成熟,但不可否认,这是一项难度很高的介入技术,操作上稍有偏差便可能引起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在国内因种种原因,医院开展数例这样的手术。今后我省及周边地区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就可以来到交大一附院进行此类手术,解除病患。

“相比4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开胸瓣膜手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手术仅需要90分钟,”据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内科郭宁医生介绍,患者在接受手术后3至5天即可康复出院。









































北京那里看白癜风好
白癜风是什么样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ygev.com/bmbzl/148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