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犬猫心血管疾病风险

时间:2023/12/1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老化并非一种疾病,而是一个过程,随着近代医学及照护观念的进步,犬猫的平均寿命也大幅提升,许多饲主也将面临如何照顾高龄动物的问题。

《狗狗》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以慢性瓣膜疾病为主

如何得知家中犬只开始有心脏的问题?一般而言,七岁以上的老犬就可能开始会有二尖瓣瓣膜退化的问题出现,尤其以小型犬(马尔济斯、吉娃娃、西施)更常发生。以行为而言,若发现狗狗只要一兴奋(比如迎接主人回家或出去玩)就大口喘气或咳嗽,且次数逐渐频繁;喝水时容易被呛到,饮水量改变;运动的耐力明显变差,散步时休息时间变多;精神不济,大多数的时间都在睡觉;食欲下降,胃口变差甚至不明原因体重下降,皆可能是心血管疾病所造成的行为异常及体能变化。

定期检查及追踪是预防疾病恶化的准则。动物老化速度为人类的6到8倍,目前建议老年犬只约每三到六个月进行较完整的健康检查,包含理学检查(听诊、触诊、血压量测)、血液学检查、胸腔X光的拍摄,若在早期就发现异常心脏杂音、血压及心律异常、甚至影像学的异常,则建议进行心脏超音波检查及心电图检测,评估狗狗心脏病的等级且是否需要医疗介入,建议中老年犬(7到9岁)可进行第一次的心脏超音波检查。

▲食欲下降可能是心血管疾病所造成的行为异常

《猫咪》以肥厚性心肌病为大宗

由于猫的天性容易隐藏疼痛与病情,相对较难观察,饲主能轻易发现症状时,大多已是严重心衰竭的程度。老年猫咪建议一到两周测量一次体重,如有减轻的趋势,则代表可能有潜在疾病的问题(如:糖尿病、慢性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肥厚性心肌病、退化性关节炎等),如果猫咪出现体重不明减轻、长时间都在睡觉、躲藏甚至不愿互动等状况,建议及早就医检查。

建议7到9岁以上的猫咪应安排全身性的健康检查,据最新统计猫咪心脏病发生率高达15%,以肥厚性心肌病为主,且各年龄层皆有可能发生。已有研究指出某些品种猫心脏病的风险更高(如缅因、布偶猫、波斯、美短、英短)等。而实际因心脏病就诊的混种猫也不在少数。中老年猫也需注意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慢性肾病,皆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心脏功能。定期追踪血压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十岁以上的猫。

心血管疾病的照护需要饲主的耐心及陪伴。由于猫本身个性相对敏感纤细,在家中可提供舒适放松地躲藏空间;避免过于激动地玩耍或造成极度紧迫的清洁;给予营养均衡的食物、适当的补充牛磺酸及omga-等提供心肌足够的能量。若已出现心衰竭、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症状,需定时服用药物与追踪血压。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ygev.com/yfyhl/15710.html
------分隔线----------------------------